位置:首页 > 最新 > 科技支撑沈阳“药”“械”产业向新求变

科技支撑沈阳“药”“械”产业向新求变

作者:叶知秋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3-12-08 05:02   阅读量:9603   

自动找到人体穴位,模拟雀啄、回旋、往复等一系列传统中医艾灸手法,智能化艾灸机器人正在实施未病治疗。这款通过“数据大脑”实现“望闻问切”的智能化艾灸机器人,诞生在沈阳高新区,由“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建设的我国首个中医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制;

科技支撑沈阳“药”“械”产业向新求变

距离沈阳高新区30公里的沈阳中德产业园里,依托头部药企“链主”三生制药建设的北方药谷德生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内部施工,预计明年6月将全面竣工。届时,这里将形成崭新的生物医药制剂和原辅料产业化基地,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药国际CDMO基地;

……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沈阳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在重组蛋白药物、化学原料药、疫苗、医疗影像装备等领域竞争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和行业单项冠军。

这其中,既有耕耘多年的大企业,也有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而即将印发实施的《沈阳市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举措》,无疑将为这座老工业城市“向新求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药”有所求 重在创新开源

“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高技术产业中最活跃、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沈阳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成立了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链工作专班,梳理出产业全景图,找出药品研发上市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沈阳市科技局局长、工作专班办公室负责人李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此,专班提出,以“链主”企业为纽带,整合255个科技创新平台资源,运用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项目、医工交叉融合等科技手段,将6所医药高校、3个中国科学院院所、42家三级医院和规上企业有机链接,深耕新药研发、眼健康产业、高端医疗装备等优势领域。

“药”有所求,重在创新开源。年仅“7岁”的拜澳泰克生物医学集团,集聚了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以自主技术为核心,已着手布局孵化细胞药物、活体生物药、新型生物材料技术及产品等产业,实现从研发到转化的一站式全产业链生态圈。

“冬季来临,阿奇霉素市场需求持续上涨,分厂已按照公司整体生产布署调整了生产状态,全力保障市场用药需求。”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101分厂副厂长鲁忠生表示。

鲁忠生的信心,源于东北制药77年的深厚底蕴和技术积累。东北制药研究院院长刘素娜介绍,企业在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足功夫,积极布局高起点创新药,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全球原创性抗体,相继开发了抗体偶联药物和CAR—T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仅最近3年,东北制药已有14个仿制药获批上市,其中两个为国内首仿,打破了国外原研药的垄断地位,填补了国内空白。

“械”为所需 人工智能赋能

如果说生物医药产业是沈阳新兴产业的“左膀”,医疗装备产业则是其“右臂”。前不久,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自主研发的高端双能3.0T磁共振和全球首台0.235秒超高端螺旋CT等新产品,标志着其在医疗装备超高端技术领域的再次进阶。

“0.1秒的提升,可以让医生看到更为清晰的心脏影像,推动临床科研迭代升级。”东软医疗高级副总裁韩东龙介绍,特别是在AI赋能下,高端CT阅片效率、阅片准确度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城乡间医疗同质化。

作为医疗器械产业链的“链主”之一,东软健康医疗科技产业园在沈阳高新区崛起,现已入驻企业50余家。其中,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尖端技术经验、辽宁中医药大学的深厚中医药理论,以及沈阳天仁合一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转化能力,联合建设的中医人工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在这里挂牌,部分成果加速转化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药”“械”同步发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这座东北老工业城市悄然形成。2023年,沈阳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预计完成产值300亿元,同比增长13.4%。

“沈阳市将持续优化产业政策措施,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科技创新力量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把沈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基地。”李莹表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