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专家团队最新研发成果填补胆管癌分子诊断领域空白作为“沉默的杀手”,胆管癌以高侵袭性和发病隐匿著称。由于缺乏精准分子检测工具,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传统化疗与泛靶点药物治疗,面临精准性不足的治疗困境,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 ...
-
专家: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记忆力和认知功能逐渐衰退,是全球老龄化社会的重大挑战和社会医学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大幅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会导致...
-
中疾控专家:中国手足口病虽流行强度较高,但重症比例明显下降谈及中国近年来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3日在北京介绍说,近些年,中国的手足口病虽流行强度比较高,但重症比例已明显下降。2024年中国疾控中心监...
-
药明康德常州、泰兴两大基地零缺陷通过FDA检查近日,药明康德宣布其江苏常州、泰兴两个原料药基地于3月相继以零缺陷成功通过了美国FDA检查,且FDA未签发任何“483表格”。 据悉,常州和泰兴基地是药明康德小分子CDMO平台以...
-
每次月经像渡劫?这种痛经可能是妇科疾病信号28岁的小张是职场白领,这些年来,她每月都被痛经折磨得苦不堪言,止痛片从吃1片增加到3片,但效果却越来越差,有时甚至需要请假卧床,无法正常上班和生活。更让她困扰的是,即使月经结束,...
-
何种基因突变导致孤独症面孔加工异常?中国科学家发现实验证据联合国大会2007年12月通过决议,自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设为世界孤独症日(也称世界自闭症日),旨在提高全球对孤独症的认识和关注。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在2025...
-
春季花粉过敏高发该如何应对鼻塞打喷嚏流涕、鼻痒咽痒咳嗽、眼痒眼红流泪、皮肤瘙痒皮疹、头晕乏力难以入睡……近两周来,医院的耳鼻喉科、眼科、呼吸科、皮肤科患者排起了长队,深受过敏困扰。“花粉四散似小型沙尘暴”所...
-
推动标准化多方助力中医药“走出去”日前,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承办、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协办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
-
上海:清明特色青团热销多口味受欢迎随着清明节的临近,上海本地的手工青团已抢先上市,销售火爆。近日,记者在上海一家食品企业的工厂店里看到,师傅们将糯米粉与天然麦青汁巧妙混合,制成青团外皮。随后,师傅们熟练地包馅、收口...
-
北跨“中心”行西安市中心医院义诊活动走进泾祥苑社区3月31日上午,西安市中心医院组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妇产科、普外减重代谢外科、眼科和康复医学科7个临床科室共计有16名资深医师和医疗团队,前往高陵区泾祥苑社区...
-
科学运动、避免损伤,乐享健康生活科学减重一起来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户外运动更是好处多多。阳光能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益于骨骼健康。亲近自然的过程还可以有效缓解压力,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 避免运动损伤可以这样...
-
冠心病治疗有望减少支架植入?中国科学家发布研究新成果当地时间3月29日至3月31日,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代表团...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在近期于北京举行的一场媒体圆桌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神经疾病中心常务副主任唐毅指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而言,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关键,实现这一目标则需...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血管承担着输送血液、营养物质的作用,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但因疾病、衰老,血管也会老化、变硬。 然而,血管深藏于体内,我们怎么才能了解它是否健康? 01 晨起有3种症状,血管...
-
《国际分子科学杂志》:翰森制药孚来美通过双重机制加速糖尿病伤口愈合近日,翰森制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商品名:孚来美)对糖尿病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Mo...
-
美容业诚信、服务质量管理有了“行标”3月28日,“美容行业标准首发式暨宣标贯标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活动对即将实施的《美容业诚信管理体系》和《美容业服务质量管理规范》两项美容业重要的行业标准进行了首次宣贯。 近期,商...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如何照护?15个照护要点为您支招!今年70多岁的刘爷爷,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已经8年了,随着病情的发展,他的记忆力越来越不好了,经常出门后就找不到家。在其女儿的陪同下,于近日入住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
当麻醉医生变成患者:一次角色互换带来的思考引言:“麻醉医生不仅是技术的执行者,更是患者生命的守护者。”这是我在今年中国麻醉周情境模拟活动中最深刻的感悟。 2025年3月24日-30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国麻醉周”,主题是“生...
-
全国公立医疗机构今起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全国公立医疗机构今天(31日)起取消门诊预交金,切实减轻患者预付资金压力。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此前发布的《关于规范公立医...
-
3月31日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重要通知!3月31日起,取消!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